1.袍衣
秦俑袍衣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长度及膝,质料厚实。而且腰束有革带。足见秦俑袍衣是有表有里,且表里之间有衬套之物的服饰。《汉书·爰盎晁错传》中有“坚甲絮衣,劲弓利矢”之说。张朱元解释汉代将军服装,也说“穿赤色絮衣”。其中“絮”,可能指丝绵,也可能指粗麻丝类物质,因为这些东西在衣内可起到防御箭镞穿射的作用。文献中把絮衣同甲衣和兵器相提并论,是有一定道理的。秦俑袍衣紧袖,也利于作战。
袍衣的大襟叫“衽”。根据民族习俗,汉人衣襟都向右掩,胡人衣襟向左掩,如孔子赞叹齐桓公的霸业时曾说:没有管仲,我们大概要披着头发,穿左衽衣,受异族的统治了。顾刚先生也指出:“羌胡披发左 衽,不同于其它族系的椎结”。可见,胡人(北方和西方各族)是穿左衽衣。然而,秦俑战袍全为右衽,无一左衽服制。从这一标准分析,秦俑战袍衣著式样为汉服。这一事实说明,经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到秦代时,汉族已基本形成为一个相当稳定的共同体:秦俑2号坑骑兵俑的服饰,与秦俑袍不大相同,其特点是袖口较窄,双襟较小,长度较短。研究者认为它是“褶之服”,即胡服。这种服饰,抬腿跨马比较方便,宜于骑兵。但此胡服仍为右 衽,说明秦时各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
秦俑的袍衣,和古代的深衣、褐衣、襦衣又有什么区别呢?从特点上看,秦俑的战袍,长到膝,使用革带,右衽交领,内夹絮,紧袖等。关于深衣,据《礼记·深衣》疏:“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深衣篇》说深衣“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可见深衣的特点是:长到足面,不使用革带,交衽但不夹絮,衣袖宽博。此种深衣古时属社会上层诸如诸侯、大夫、士所服。
《礼记·深衣》注:“衣有表者谓之中衣”。秦俑战袍为表 ,内是否衬有中衣?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秦俑脖颈部所显露出的中衣圆领得到确切的回答。中衣为单衣,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的两方木犊有黑夫给其母的信,信中说:“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为 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云云。“禅”,《说文》:“衣不重也。”《礼记·玉藻》注:“有衣裳而无里”。《释名》:“单襦,如襦而无絮也。”可知禅与单同。
史有“汉承秦制”之说,衣冠之制相沿关系大概也不例外。从陕西咸阳杨家湾出土的两千件武士俑看,在西汉时代,军服仍然保持着交领右 衽袍衣制。居延汉简记载戍卒的军装也是袍衣。
2.铠甲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铠甲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形象的秦代铠甲资料。秦俑铠甲采用浅浮雕的艺术手法,形象逼真。甲片大小、叠层顺序以及联缀方法,都十分明显。因兵种及身份的不同而甲衣的形制也有别。
根据秦俑铠甲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可分为二类六种式样:
第一类:有三种式样。
第一种:仅有护胸甲,两肩设带后系,在背后交叉,与腰部的系带相连,在身后打结系牢。护甲的四周留出较宽的边沿,居中嵌缀甲片,甲片稍大。甲片的组合和联缀方法是:纵联,上旅的甲片是上片压下片,下旅的甲片是下片压上片。横联是以中间的一行甲片为中轴线 ,前片压后片,依次向两侧的甲片叠压。此型铠甲领缘及背带上一般都有用朱红、粉绿、黑等绘出的几何图案花纹。
第二种:由身甲和披膊组成,身甲只在腹部和腰部以下嵌缀甲片,甲片较小,四周留有宽边,下摆边沿平齐。披膊较大,中间嵌缀甲片,四缘留有宽边。前身甲所缀甲片11排。上旅4排,下旅7排,后身甲缀有甲片13排,上旅5排,下旅8排,披膊呈覆瓦形。身甲下旅和披膊均为活动甲片。身甲的开合口在胸的右上角,并有纽扣扣结。在甲衣宽边部,也多残留有彩绘花纹。
第三种:前身甲较长,下摆呈尖角形,后身甲较短,下缘平直。在前胸和后面肩背处,身甲没有嵌缀甲片,只见各有三处花结状带头,带头以下才缀以甲片,甲片更小而精细。甲衣肩部有的有整片披膊,但披膊不嵌缀甲片。有的则无披膊,甲衣开口在右肩前,并有纽扣扣结,左右肩部也各有花结带头。另外,此型甲衣的周围宽边上也常绘制彩色几何形图案。
上述一类铠甲,出土数量很少,是中、高级军吏俑所使用的防护装备,制作精细,装饰华丽,甲片小,札叶密度大。尤其是第三种铠甲已与汉代铁甲相类,所以很可能甲衣是整片皮革,而嵌缀在上面的甲片极有可能是金属制造的。
第二类:甲片比第一类铠甲甲片大。式样亦有三种。
第一种:身甲较短,铠甲前后下摆仅到腰部。全甲由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无披膊,前身甲8排,上旅5排,下旅3排,下摆弧形。后身甲所缀甲片与前身甲同。只是下摆平齐,铠甲开口在胸甲右前部,并有扣带系结。
第二种:身甲较第一种稍长,两肩有披膊,披膊呈覆瓦形,也是由甲片编缀而成。前身甲8排,上下旅各4排。背甲7排,上旅4排,下旅3排。下边沿多呈圆弧形,前甲和后甲的上旅均为固定甲片,下旅及披膊均为活动甲片。甲衣开口一般均在胸甲右上侧,以纽扣相系结。